新能源汽车培训|机器人办学|物联网教育|智能家居教育
0755-86679882
service@hxdsedu.com
首页
服务项目
专业建设服务
培训认证服务
特色展示
新闻资讯
公司动态
会议论坛
解决方案
研培活动
关于我们
企业简介
荣誉资质
企业文化
发展历程
产学研合作创新
联系我们
联系方式
人才招聘
当前位置:
网站首页
>
新闻资讯
>
行业新闻
>协作机器人的“上半场”:一扇窗开了,十扇门正在打开
公司动态
会议论坛
解决方案
研培活动
协作机器人的“上半场”:一扇窗开了,十扇门正在打开
作者:高工机器人
时间:2018-10-09
从1996年协作机器人概念的提出到2009年产品形式的出现,之间相距的时间并不算遥远。近10年间,协作机器人这颗冉冉升起的“新星”,指引着众多企业将触角延伸至这一领域,市场规模在常年的高速增长中不断扩大。
GGII数据显示,2017年工业机器人总销量为13.60万台,同比增长60%;协作机器人销量仅为0.46万台,同比增长100%,约占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3.4%。预计2020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将达5.0万台,市场规模突破84亿元。
反观国内市场,自2015年遨博、新松、达明推出协作机器人以来,协作机器人市场持续火热。GGII数据显示,2017年,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4216台,同比增长83.30%;市场规模达6.10亿元,同比增长69.44%。
2018年上半年,协作机器人增速依然高于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,但低于去年同期增速。预计2018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销量增速在50%以上。
融资不减
从资本层面来看,机器人行业的投融资逐渐回归理性,2017年国内协作机器人市场融资规模2.62亿元,2018年上半年的融资规模已接近去年。
国内协作机器人厂商仍处于创投阶段,融资金额多为“千万级”,融资规模有望呈指数级增长,其资金多用于打磨产品、教育市场,率先实现量产、严格控制成本的协作机器人企业将取得竞争主动权。
新品迭出
截至2018年8月,全球有超50家厂商积极推广协作机器人,多家国内外的传统机器人厂商和新生代协作机器人企业推出了新品。
此外,多家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研发协作机器人的新秀在2018年崭露头角。
在国内协作机器人市场还远没有被开发,更谈不上饱和的环境下,多家协作机器人厂商以不同思路推出新品发挥各自优势。
强化安全性
安全的进行人机协作,或许是协作机器人的最大卖点。协作机器人企业在安全防护上可谓做足了功课。
碰撞检测是人机协作过程中的一项安全功能。碰撞检测的技术方案包含皮肤外衣、底座力矩检测、关节力矩检测、关节力矩传感器、关节电流检测、关节形变检测等。
此外,从系统安全性上考虑,协作机器人需要与外围配套产品在安全性上实现最大程度的结合,才有望真正达到人机协作的要求。
开拓应用新蓝海
在工业生产和制造领域,协作机器人与人协作,完成拾取、放置、设备看护、包装码垛、加工作业、质量检测等操作。随着协作机器人智能性的提高,协作机器人在服务领域中得到快速推广,包括教育、生命科学和零售商业领域。
除此之外,协作机器人通过引导式编程,捕捉与模仿记录下技师动作,可以完成泡茶、泡咖啡、调制鸡尾酒等任务,甚至可以通过语言、行为学习与模仿钢琴家、指挥家动作完成乐曲演奏、乐队指挥的工作。
在保持传统工业场景优势的同时,协作机器人的应用模式正逐步由执行层面向交互性服务转变,科技赋能B端、服务C端有望成为未来主流商业模式。
上一页:你不能不知道的机器人安全警示标志
下一页:新能源车险条款或于年底公布,新能源汽车风险漏洞待“补”